跟着富锦楼一起了解下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司法考试的第四卷怎么复习

司法考试卷四复习方法如下:
1.避免空白。
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科目的考察特点,平时备考要有针对的加以训练;
同时,在考场上,遇到实在不懂的问题,即便是将案件的相关情节改写,也不能交空白卷,殊不知,即便是1分,也可能成为救命的稻草!
2.合理配时。
除了平时复习进行充分准备外,要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卷四一共七道题目,基本上是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法治理念简析题和法理论述题七道题。
其中,法治理念简析题控制在25分钟以内;刑法、民法控制在35 分钟以内;刑诉、民诉和行政法控制在25 分钟左右;论述题控制在35 分钟以内,最长不要超过40 分钟。
3.言简意赅。
卷四分析题的答案,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言简意赅,问什么答什么。
例如,题目只是问构成何种犯罪,考生只需答出罪名即可,无需进行任何解释;如果问“为什么”,才进行解释;同时,在进行解释时,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只答出关键点。
4.卷面整洁。
考生要特别注意:(1)必须标注相应的题号,但无需抄问题;(2)必须要进行相对充分的思考;(3)经过至少15 分钟思考,还是不知所云,那就按照自己理解下笔;(4)无论如何,不能在卷面上画画!
5.法言法语。
考生平时应加强法言法语的训练,同时加强法条的记忆,在平时学习中有意识的多使用法言法语。
6.加强训练。
在做真题阶段,考生一般更愿意做选择题,对卷四关注不够,在此特别建议考生,必须加强平日的训练,考前每科至少要做10道规范的练习,并写出完整的答案。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高利转贷行为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高利转贷行为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周某为了牟取高额利息,于2003年9月2 6日,以借款经商为由,向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提出申请借款2 0万元。后存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帐户中。同月29日,周某将该笔借款借给了潘某(已捕),并将该帐户上的钱转存到某镇新观村五社原社长肖某中的帐户上,由潘某用以付征地款,周某向潘某收取每月1.5分的利息,截止2005年2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5万余元。法律 教育网
[分歧意见]
本案关于周某的行为定性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犯罪。高利转贷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信贷资金管理制度。高利转贷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将套取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高于银行的利率转贷他人,获取非法利益。高利转贷,是指将银行信贷资金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转贷他人。具体高出银行贷款利率多少,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要是套取的银行贷款,即可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嫌疑人周某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构成高利转贷罪 .
第二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按照“追诉标准”的规定,高利转贷必须是非法获利5万元才能认定犯罪。本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5.1万元,周某用0.663分的利息付信用社的贷款利息外,非法获利3万余元,达不到5万元的追诉标准,因此周某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
[评析]
同意第二种意见,周某不构成犯罪。
一些不法行为人则凭借能向银行获取贷款的特殊条件,将从银行以较低利息套取的贷款,转而以较高利率转贷他人,从中非法牟利,不仅使银行蒙受了利率差的损失,而且行为人只为获取非法利息,根本不严格审查高利转贷对方的还贷能力,导致银行资金到期不能归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秩序。因此,对这类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严惩。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高利转贷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数额较大,是指将银行信贷资金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转贷他人后所获利息差额部分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如果转贷利率与银行套取的信贷资金利率差额不大,但转贷资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其违法所得同样可以达到数额较大,构成本罪。本案中,高利转贷中的非法获利只能是周们实际取得的0.837分,不能按周某收取每月1.5分的利息计算实际的获利,因为周某要用0.663分的利息付信用社的利息,所以只能以0.837分认定。 根据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他人,涉嫌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的,应予追诉。本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3万余元,达不到5万元的追诉标准,因此周某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
司法考试卷四都考哪些类型的题?
第一题是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论述题;第二题到第六题是考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等科目的案例题;最后一题是任选一科目考察论述题,一般为法理、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刑诉等重点科目。
根据司法考试的考试说明,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是“要求考生根据案情,做出全面分析。”“全面分析”这一突出的特点使得分析题在历年的考试中成为难点所在。分析题的出题特点与答题思路;2、除了在答题时可以像简析题那样罗列要点、逐次作答,在要点列出之前一般要有一段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回应和引出后面要点的话。比如可以很直接地指出所提问题系涉及民法基本原则之间的价值衡量,或者先指出甲、乙以及丙之间的法律关系,或指出甲、乙以及丙分别构成刑法上的那些罪名等等。简言之,分析题的答题框架要尽量体现出“总—分—总”的特点。